English

口下留情

2001-04-04 来源:中华读书报 暨南大学新闻系 陈翔 我有话说

顺应时代的浮躁潮流,媒介有时会显露出暴力的倾向,表现之一就是侮辱性语言的大批量生产和肆无忌惮的使用。比如说,不知道是什么原因,反正“邮差”这个词条,上至中央级报刊,下至县级小报,我就看了好几次啦。三年前我还年轻的时候,曾经写过一篇文章,悲愤地说:把邮递员叔叔称为邮差,其实质和唤司机同志作车夫是一样的———这样说,旨在造成耸人听闻的效果。但铁的事实证明,我看问题的眼光是呆滞而不是发展的———前不久,我终于在一家报纸看到“车夫”的字眼,指向对象是开出租车辛勤劳动正当致富的同志。以前出租车司机对非法摩托车营运者意见大的很,一提起就满脸瞧不起的称之为“摩托仔”———当然这个称谓也不知在报刊上看过多少次了———呵呵,现在自己当了“车夫”,牛不起来啦。

说到“摩托仔”,我们可以看到某些报刊酷爱“仔”字。什么“补鞋仔”,“豆浆仔”,“收破烂仔”等等,好像比较底层的劳动人民就应该仔字当头似的。众所周知,“仔”和“崽”一脉相承,有时可以用来表疼爱,更多的时候是用来表轻视,蔑视乃至侮辱。

不可否认,新闻语言应该口语化,不能太晦涩,要做到通俗易懂,让群众觉得亲切并喜闻乐见。可是问题在于,亲切也不能这样亲切法呀,都表现出辱骂倾向了。新闻语言具有强大的渗透力,极易进入公共话语频道并深入人心,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。我们致力于平等思想人文精神的培养,就应该重视正常言语中心的建构与完善————一直提倡人人讲文明讲礼貌,新闻语言也是一个需要整顿的领域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